許多面對讀寫困難的學童都因為讀寫能力不足而令其學業成績未如理想,在將來就業時亦可能需要克服種種挑戰,以致錯失人生的不同機會。更甚的是,香港的中、英文雙語教學環境使他們在學業上的負擔更為沉重。過往的研究發現,對以中文作為母語的學童而言,他們的中文閱讀能力能夠預測其英文閱讀能力。因此,在教導患有讀寫障礙的華語學生不同的閱讀技巧時,這些閱讀策略皆以中文為主。然而,中文為意音並重的語素文字,以漢字為基礎,英文則為表音文字,以拉丁字母為基礎。兩者的書寫系統不同,所要求的認知技巧亦有顯著的差異。故此,理論上,提升中文閱讀能力的策略應難以直接應用於改善英文閲讀能力上。過往絕少有針對患有讀寫障礙的華語學生發展英文讀寫能力的研究,所以本計劃將啟動兩項研究以驗證上述推論,並為患有讀寫障礙的華語學生在培養英文讀寫能力的過程中,訂立合適的支援及輔助建議。研究一將以初小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探究語音技巧如何預測患有讀寫障礙的華語學生的英文閱讀表現。研究二將嘗試兩種有關語音技巧的閱讀策略,並找出它們對改善不同組別患有讀寫障礙的學生中文水平的成效。參與研究一的學童將會接受語音意識或語音技巧的訓練。在訓練結束後,研究團隊會評核他們的英文讀寫能力及相關的閱讀技巧,以檢視訓練成效。由於診斷讀寫障礙只需考慮第一語言的能力,本研究將讓我們深入了解患有讀寫障礙的華語學童在學習英文上的情況。了解這個關連後,便能夠按他們的語音意識水平而訂立有效的英文學習介入方案。